全球快播:争当排头兵 奋力强省会 5号线通车 昆明地铁“米”字成形

6月29日,昆明地铁5号线列车首发,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资料图片)

昆明地铁5号线北起世博园站,南止于宝丰站,线路全长26.45公里,全为地下线,设站22座。线路贯穿主城核心区,途经世博园、圆通山、翠湖、滇池等景区,串联起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是昆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汇集自然、历史、文化元素众多的一条线路。

攻坚克难锻造城市“大通道”

作为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5号线采用“PPP+EPC”模式,由中国铁建和铁四院投资公司联合体作为社会投资人与昆明轨道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铁四院昆明地铁5号线项目负责人殷怀连表示,5号线充分发挥资本运作与设计牵头总承包项目的“铁建样本”作用,由铁四院牵头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集中龙头企业优势兵力,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形成最佳组合。

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克服了北段上软下硬、中段岩溶发育、南段泥炭质土等复杂地质难题,并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大考”中,全面符合财政部关于PPP示范项目的管控标准和要求,圆满实现“5号线上半年开通”的目标。

作为一条纵跨昆明市东北方向至西南方向的便捷“大动脉”,5号线可与已开通运营的1、2号线首期及3、4号线换乘,连接主城与北片区、西南片区。沿线市民可通过站点换乘,到达长水机场、昆明南站、昆明火车站,体验经济、实惠、快捷、环保的“一小时”市内交通生活圈。

自2012年6月28日昆明第一条地铁正式开通,已经整整过去10年。10年来,昆明地铁走过了从单线到“十”字、再迈向“米”字的历程。5号线开通后,昆明市地铁运营路线达到6条,总运营里程165.85公里,在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的同时,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南北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细微之处体现城市温暖

走进5号线,满眼皆是绿色清新,仿佛置身大自然中,尽显生态之美。

全线通过8座特色艺术站,为市民呈现出一个多元、丰富、立体的春城。标准站一线一景,强调标准统一;重点站一站一景,彰显地域文化元素,尽显“昆明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线路特征。其中,世博园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题,圆通山站以“圆通花潮”为设计思路,华山西路站因临近翠湖公园而采用红嘴鸥为设计元素,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站艺术文化墙以电子屏呈现“秘境云南”主题,突出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

5号线车辆以绿色为主题色,内饰以飞舞的蝴蝶和生长的叶片为设计灵感,彰显出春融万物的昆明气质。车辆还首次在昆明地区采用牵引蓄电池供电技术,列车在无外部电源输入情况下,靠自身牵引蓄电池可行驶约两公里,可大大提高调车效率。

地铁通风系统利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点,采用全高站台门的开式通风系统,通过优化风道风口的布置形式,并充分利用车站位于地下恒温层土壤的蓄热蓄冷特性,让地铁内部空间“自由呼吸”。

5号线还是一条“贴心”线路。站内所有楼梯扶手都设有低位扶手,车站客服中心在侧边设有低位售票窗口、卫生间洗手台设有高低洗手位、无障碍卫生间设有小便器及配套栏杆、全线车站均设有母婴室等细节都凸显了温馨服务的理念。

畅享便捷智能出行体验

“5号线是全球首条搭载隧道影像系统(MTPS)的地铁线路。全线共有936块70寸成像于隧道壁的高清移动虚拟大屏,置身车中,可感受多彩云南,领略人文底蕴。”设计负责人彭扬介绍,5号线还是一条“智能地铁”。

据介绍,5号线增加了闸机电子支付(扫码、闪付等)过闸的功能,通过手机扫码便可直接进出站,大大方便了乘客的出行。借助大数据分析、高速网络传输、云平台、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5号线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大幅提高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

5号线的综合监控系统还将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云平台技术引入轨道交通领域,打造了城轨云和数据基础平台,实现业务的集中储存、网络和安全资源的按需分配、动态调整和资源共享,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用房面积,提高设备利用率,大大节省了运维成本。

在昆明地区首次设置的在线监测及健康管理系统也是5号线的一大亮点,在福海主变电所及典型混合变电所内设置的基于视频、红外、温度、局放、压力等先进传感技术的变电所设备在线监测及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寿命预测、视频巡视、故障预警、故障诊断等功能,初步实现了变电所的智能运维。

来源:云南日报

责编:王嘉

上述内容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zxcq@corp.zhuanglala.com 。

上一篇:

下一篇:

装修攻略幸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