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价正遭遇“套餐式调控”

几年火热的成都楼市,可能到达一个新的转折点了,因为正在遭遇着套餐式调控打压。

成都正遭遇“套餐式调控”

当下的成都楼市,正在遭遇着套餐式调控。

A,二手房指导价来了。

5月28日,成都宣布对全市201个小区实施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二手房指导价,说白点就是,在二手转让时,业主只能以政府的指导价进行出售,而银行也只能以政府的指导价进行房贷发放。

二手房指导价最早出现于深圳,后来浙江的宁波跟进。

二手房指导价相当于给房价上涨顶点人为地设置了一个天花板,从而人为地把房价上涨空间给锁死了,大大降低了房价炒作的空间。至于二手房指导价对于楼市的打击能力,看看深圳即可。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共计3781套(含自助网签),环比持续下降14%,同比去年5月二手房11028套的网签量则大幅下滑了65.7%。

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深圳房价必将下降,而关注的重点则是下降的幅度是多少。

成都遭遇二手房指导价的锁定,短期内,市场炒作空间大幅降低。

B,新一轮土拍,大量未来上市的房源被限价了。

成都楼市正在遭遇着简化版的北京式调控。

一方面,今年成都正在增加着土地供应量。

壹书生注意到,根据《成都市各区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21年,成都的商品住宅类用地供应计划量为1100公顷,与2020年的907公顷相比,增长21%。

壹书生之所以将成都的楼市调控称为简化版,就在于,2017年,北京的土地供应量是2016年的七倍,而成都今年的住宅类土地供应量比去年增长了21%。

另一方面,成都楼市将北京楼市调控的杀手锏限价房偷学来了。

壹书生注意到,6月以来的这一轮成都土拍,成都楼市的主战场5+2核心区域,即成都中心城区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五区,外加天府新区和高新区等两个特别区,未来上市的房源,房价均价基本上被锁定在2万-2.5万之间了。

下面是6月初这一轮土拍中未来售价最高的十大地块。

按照拿地后开发周期6-12个月来计算的话,6月初土拍的这批房源,将于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陆续上市销售。

二手房房价被政府指导价锁定+新房房价被限价锁死,成都房价遭遇鸟笼式调控:房价飞不出鸟笼。

C,成都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力源,动力值正在减弱。

过去几年,成都房价上涨的最核心原因只有一个:人口猛增。

过去十年,成都增长了581.91万人。同时段内在全国的人口增量仅次于宇宙级的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

大量的人口涌入,催生了大量的进城新需求。

而现在,成都的人口增长动力可能正在减弱,且不久后,还可能面临“限人”的危机

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量已达2093万人。但根据规划,成都的人口量在2035年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

这道人口规划红线不可轻视,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人口控制目标就是2035年时控制在2300万以内,而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量为2189万。正因为人口量已触及红线,所以北京几年出现了各种花样百出的限人,而不是抢人。

楼市正在转阴

在遭遇鸟笼式调控之下,当下的成都楼市,已开始转阴。下面三大危险信号,已开始出现了。

第一个危险信号:5月成都二手房量价齐跌。

二手房才是一个城市楼市更真实的真相所在地。

刚过去的5月,成都二手房成交量为3331套,环比下降了20.48%,同比大降了32.99%。

与成交量下降相伴随的是,成交价开始下跌:5月,成都全市二手房成交参考价为16201元/㎡,下降了2.65%。

第二个危险信号:二手房去化周期已经非常长了。

在壹书生看来,目前成都二手房市场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量价齐跌,而是去化周期非常高。

壹书生并没有成都楼市二手房待出售房源量的确凿数据,但仅在链家上,成都待出售的二手房房源量便高达11.94万套。有圈内人估计,整个成都,二手市场上待出售房源量应该在20万套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刚过去的5月,成都二手房成交量仅3331套。即使以链家上待出售的房源量来说,二手房去化周期也高达35.85个月。如果以20万套为基准的话,二手房去化周期高达60个月。

一般来说,去化周期在8-12个月,属于正常水。而成都的二手房目前的去化周期,已经不是一般地高,而是非常地高。

第三个危险信号:土拍有点冷。

6月6-11日,成都进行了今年的首轮土地集中出让,40宗地块全部成交,但在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等多重约束条件的围剿下,均溢价率仅7%。作为对比,5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出让中,均溢价率为16.03%。

除了溢价率遇冷外,在本次的成都土地集中出让中,全国知名房企积极度不高:在40宗土地出让中,全国知名前20的房企中,仅4家出手,且只拿了40宗地里面的五宗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知名房企的“不积极”,也在向外传递出他们短期内不看好成都楼市的一种危险警告信号。

几年狂欢的成都楼市,或许正站在新一轮盘整的十字路口处。在这个节点处,作为意欲进场者,短期内,“观望”或许去“购买上车”要安全得多。

上述内容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zxcq@corp.zhuanglala.com 。

装修资讯企业资讯